2020-11-12 14:00:00 坪林茶業博物館 |
午後到位於山間的坪林茶業博物館參觀,從今年七月開展的「茶山學特展」。
介紹了與坪林相關的人文、自然景觀和歷史,也運用互動的方式帶大家更認識了茶的種類和製程。
館內的視覺以綠色和木頭色系為主,斜狀的展板設計明顯打造出山的意象。
我們參觀的時間剛遇上了定時導覽,專業的導覽員從坪林特有腔開始,
一一為我們講解各個名稱的由來。
在自然景觀方面,現場展出坪林山中會出現的各種動植物標本,
像極了一間小小博物館,一覽了坪林豐富的山林環境。
還有各式的蕨類和昆蟲標本,以抽屜櫃的形式展出。
從天花板上懸吊下的山林造景,呼應著展覽主題,表達出一座永恆茶山的意象。
導覽員還提及,這區有好一部份都是館長帶著大家親手打造出來的,
包含地毯的剪裁和植物在桌上、展板上的拼接,
都能特別感受到他們的用心。
為了呈現製茶過程的真實樣貌,展覽展出九個特製打造的迷你製茶機器,
透過自動運轉的功能,模擬製茶的工序,一步一步引導觀展者走入製茶的世界。
接著走到了另一間以互動為主的展區,先以真實的製茶機器和清楚的步驟說明做展現。
再走近會發現一張長型的木桌,上面擺放了好幾種茶葉,茶葉前皆放著刻有品名的木製板,
只要將木板放在電腦前的感應區,就可以得到對應茶葉的相關知識和說明,
把認識茶葉的過程變得有趣許多!
從採茶、炒菁、揉捻到包裝,也有一系列的互動體驗。
製作完成屬於自己的茶罐,可以email給自己留做紀念。
透過隱匿在山中的茶業博物館,對以文山包種茶的產製和銷售為主要經濟資源的坪林,有了更加的認識。
簡潔的白色四合院建築,帶有遠林塵囂且靜謐之感,有空不妨來走走,認識認識台灣茶文化。
回程的路上下起了小雨,但遠方的天空很漂亮,
最後就以美麗的天空作為今天的結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