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PM ‧ 故宮
國立故宮博物院 (簡稱故宮) 典藏世界一流的中華瑰寶,品類繁多,包括銅器、玉器、陶瓷、漆器、珍玩、書法、繪畫、善本古籍、以及文獻等等,典藏總數超過六十五萬件,年代跨越七千年。
將研討會主題「激盪與新生」作為設計主軸,在提袋設計上利用複合、撞色的材質,搭配郎世寧選件繪製成的圖樣與活動識別,正反面為不同主題但相互輝映,另在印刷上克服一般帆布袋網眼較大之限制,呈現更為精緻的質感。
文件夾則是將郎世寧兩樣作品中,所描繪的器物皆有實品為故宮院內所藏,將這樣的虛實關係利用文件夾材質本身的半透明性,使其有可以正反對映的趣味性。
在文創商品製作時,也以呈現〈谿山行旅途〉完整全圖為主要視覺概念。特展明信片設計運用厚度較薄的手感紙張,製作如包裝紙一般的包覆型封套,展開後可完整收藏全幅的〈谿山行旅圖〉,不但考量到使用後包材的再利用性,亦在製作之始,節省了印製的成本支出,兼顧實用與收藏的價值。
以「掌上圖錄」作為明信片的設計概念,規劃故宮南院之明信片設計規範,透過格放將院藏品的精巧之處,與完整樣貌相佐,並加上各展標準色及選件的說明資訊,除了可以欣賞、了解院藏之美外,更可加深民眾對南院院藏品特色的印象。
此特展期望讓觀賞者體現在明末清初因社會思潮的轉變,女性所孕育出的優異創作才能。
以特展展件規劃一組12張的明信片商品,將設計著重在卡套與明信片的紙張選配,藉由如絲綢般優柔、微金屬光的紙張,展現女性的細膩特質與展件中金箋扇面的金屬質感。
國立故宮博物院一〇三年度桌上型月曆,將選件主題定為古人案上之珍玩,包含了墨、硯,以及鼻煙壺等;十二個月份的文物上亦皆有符合時令的花卉,因此將「賞玩」作為月曆設計的概念發想。
以十二月選件〈清 玉水仙插屏〉的賞玩意象發展桌曆支架,轉換與簡化古時案上的陳設—「插屏」的造型語彙,搭配不易損壞且可重複使用的霧面壓克力材質;結合各月份可獨立抽換的單卡,凸顯每一個展件的造型、材質與工藝,讓使用者在歲月交替時,可同時賞遊四季之美,創造有別於過往的感官視覺,營造使用情境的新體驗。
在外盒包裝上,運用一紙成型的設計,讓牛皮瓦愣紙省去黏貼和加工的流程,除減少不必要的浪費,亦兼顧成品的展示功能與安全。